(3)认识:古化人民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Р 智慧。(4 分)Р 【解析】(1)名称:根据图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为四羊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Р 图二为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 1939 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Р 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吗,司母戊鼎,高 133 厘米、口长 110 厘米、口宽 79 厘米,重 832.84 千克,是迄Р 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Р 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Р (2)书写材料:根据材料中的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Р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地位:根据材料中的“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Р 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概Р 括出其地位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在文字发展史上承上启Р 下,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Р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从中国古人的智慧、文明的作用等角度去谈认识。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