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光线为发散光线,即通过虚框后光线发生发散,故应填凹透镜。РР四、实验题(每空 0.5 分,共 5 分)РР19.РР【答案】温度计示数升高 紫 红 黄 靛 紫 底边 会聚 发散 红РР【解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РР散;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РР(2)光的色散实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一次折射,再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又发生一次折射造РР成的,根据折射规律,可知,最后的光线是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电子版搜索公众号:齐齐课堂)РР(3)从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后发现,不同光的折射率不同,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РР(1)[1][2]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 A 到 B 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РР的色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 A 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故 B 处РР为紫光;РР[3][4][5][6]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РР(2)[7]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透过三棱镜时,发生两次折射,最终的折射光线是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的;РР[8][9]这一规律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РР(3)[10]因为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因此图中 b 点的光线是红光。РР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