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克  100 克Р解得  S=40 克。РР7.【答案】(1)甲          不饱和;(2)N         不会;(3)4∶5РР【解析】(1)图      1 中甲有溶质剩余,可以判定其为饱和溶液,乙无溶质剩余,无法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РР图 1 中信息可以知道      20℃时乙中无溶质剩余,50℃时乙的溶解度更高因此中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РР(2)图   1 中信息可以知道      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                 3 中在  20℃时,N   曲线的溶解度大于        MРР曲线的溶解度,故        N 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中信息可以知道      20℃时乙中没有晶体析出,因此РР30℃时乙中一定也无晶体析出。РР8.【答案】(1)甲      (2)甲>乙>丙     (3)丙  (4)不变РР【解析】(1)根据题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题图中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甲;(2)由题图可以看出,60℃РР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3)60℃时,丙的溶解度小于                                   40g,而甲和РР乙的溶解度大于       40g,故  60℃时,取甲、乙、丙各          40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        丙能形成饱和溶РРР液;  (4) 将  20℃的  KNO3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6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РР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РР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