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Р更多资料请搜索微信公众号:齐齐课堂РР【解析】第一次蒸发 5g 水时,析出 1g 甲,第二次蒸发 5g 水时,共析出 3g 甲,说明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РР和溶液,即 20℃时 5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2 克甲物质。第三次蒸发 Xg 水时,共析出 7g 甲,则可推测 X 的值РР为(7-3)/( 3-1)×5=10。РРР 7.【答案】(1)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Sg (2)大于 (3)易 (4)t1℃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РР等,均为 36g (5)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蒸发溶剂 (6)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РР【解析】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固体物质,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析出晶体;溶解度РР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析出晶体。РР 8.【答案】(1)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 ②冷凝管进水与出水的方向错误 (2)蒸馏烧瓶 冷凝管РР(3)碎瓷片 防止暴沸РР【解析】(1)①温度计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用来测量水蒸气的温度;②冷凝管应从下:口РР进水,上口出水,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2)A 仪器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 仪器的名称是冷凝管。(3)实验时РР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РР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