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7.2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同步练习

上传者:徐小白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84KB

下载此文档
文档介绍
栖息地丧失 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РР【解析】(1)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РР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РР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РР(2)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 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РР鸟类生存原因的 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 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РР鸟类生存原因的 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РР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因此,鸟类瀕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РР(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РР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栖息РР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РР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РР(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РР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РР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РР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РР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