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致病的病原体是比细菌小的“滤过性病毒” (5). 病毒 (6). A (7). 人类在发明有助于自己工Р 作学习的东西时,其产品本身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忽视Р 【解析】病毒是一类结构极为简单的微生物,它寄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可使生物体致病。Р (1)麦尔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Р 染的,于是麦尔推想烟草花叶病可能是由细菌引起的。 Р (2)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Р 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证明致病因子不是细菌。于是他推测致病的病原体是比细菌还小的“滤过性病毒”。Р (3)1898 年,荷兰的贝杰林克再次证明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发现,他用“病毒”来命名这种致病因子。德国的Р 莱夫勒和费罗施也证明了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体也是“滤过性病毒”,它们都是病毒。Р (4)病毒的形态各种各样,总起来分为三种:球形、杆形、蝌蚪形,而烟草花叶病毒的形态是杆形。故选Р A。Р (5)病毒的发现史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科学需要不断探索或生命体的形式不只限于细胞层次等(本空具有Р 一定的开放性,旨在考查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要答案合理,均可得分)。Р 12